找到相关内容646篇,用时4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土的渊源及其演变(1)

    一种方便法门,并非佛教的目的。这是有形的功利主义,配合布施、持戒而为三论。生天论是约束信徒来生有快乐、幸福日子的方法,但由佛教看,不管生到那一天,凡是三界内的都不究竟,都属有为法,有生、住、异、灭等...天等合并为六随念之一,或加上念休息、念安般、念身、念死等种为十念,乃主为优婆塞开示的法门。“念”在我国有“时时思想”(思念)和“诵读”(念书)二种意义。这后来注重口称,变为出声称佛名号的意思[10]...

    杨白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147536.html
  • 略论菩萨自利与利他

    说:  佛身以三十二、八十随形好而自庄严法身,以十力、无所畏、无碍智、十八不共法,诸功德庄严众生。20  显示依世俗谛的施设概念来引导具学习福德因缘的众生,因此为其说三十二为生身佛自庄严,同时... 并且勤行精进求一切善法,若听受读诵经法,则如所说行,又厌离三界,如杀人处,常求出离,并且为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故自利其心,能谛实行此,则疾得佛菩提,他说:  一、求一切善法故,勤行精进。  二、若听...

    释本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2547581.html
  • 刘立千著:印藏佛教史(3)

    ,依此为道而有法。、众生根机有劣、中、胜、最胜种,为随机设教故。五、受取悉地有以主从之而受,有以友伴之而受,有加持而入智慧尊,有二分别之而修等。因依种理门,故立种续部,兹分述之。 ...故也。  (丙)善承侍已修悉地法者,即依如来、莲花等部而修息增等檀法(10),其胜共二种悉地,皆以有无相二各瑜伽达到进诣,而有成也。  第二目 行续   何谓行续?不特重洁净等外事,双取世出世行...

    刘立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4347704.html
  • 佛法义理(4)

    有生住异灭迁流,内有意念中的诸想不断,到底也是苦(即行苦)。故人生是苦,这世界充满著苦。苦既是由"受"而有,那么,知苦而不贪欲乐,就不为境界所转移,则"缘受执乐"的错见,便不能存在了。   三、心念...贯通了。三是修所成慧阶段,必须常在定中作法义观,才能最终习熟见道。十法行的第十项修习行,指的就是在定中观修法义。  这有二点应注意:  一是多闻,并非广识名而已。依声闻法,闻无常无我是多闻,所以说: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5447722.html
  • 净影寺慧远的心识思想

    《大乘义章·八识义》分述真、妄、事三种识的意义,立“用相”、“我”等门;又在结章处批评了各种有关这三种识的错误见解;其讨论涉及慧远心识思想的一些要点,以下试作简单介绍: 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...它的觉知便变得不同佛的智慧,不能照明显了真理,故说是“无分别”。  4.理相  “理相”显示真识有“非有”和“非无”两方面:  者理相:即前三重体非有无:如实空义,离一切,离一切性,名为“非有”;...

    廖明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4548128.html
  • 坛经定慧品精彩讲解问答

    不能远离『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』的执著。  善知识!定慧就像甚么呢?就像灯光,有了灯就有光明,没有灯就黑暗。灯是光的体,光是灯的用,名称虽然有两个,体性本来就是同一个。定和慧也是如此。」  惠能大师对...在入定的时候,慧也就在定中。如果明白这个道理,就是定慧均等修持。因此,各位修学佛道的人,不要说『先定才能发慧,或先慧才能入定』这种分别的话。持这种见解,就表示法有二。口中虽说著好话,心中却不存善念;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0548178.html
  • 种子与现行

    。此遮大众部等立无为缘起,正量部立长时,又外道以自性神我等为诸法因,大乘一师以真如为诸法因。二果俱有,谓此能生因之种子,要与所生之现行果,俱时现(述记显现现在现有三义名现)有。而于一有情身内,和合...具上义者,一切法中,唯因位同身同刹那之七转识及彼心所。故能为能熏法者,唯此前七转识。  三熏习之相状 能熏之七转识,熏习种子于第八识中之相状,有二种。一曰见分熏。一曰分熏。见分熏者,熏能缘种子之意...

    黄忏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4748261.html
  • 《六门教授习定论》要义

    ;丁 释作意散乱;丁五 释住资粮定果。  丁初  颂曰:  外上及以内,此三所缘生,应知住有三,自体心无乱。  所谓所缘三种者:即白骨等观所现影像,是初学佛者境界的外缘;修未至定缘静等的上缘以及从...。  于作意乱中,复有其乱。于乘及静虑,初二应除遣。  我们应当知道,在修定缘境时,其种作意和所缘境之九种差别的相互关系是:坚执不散是励力荷负作意,因为这是初用功力而荷负之故:次正流、覆审、转得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5748290.html
  • 智者天台教观中之心的涵义

   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味》中说明“心相”(心之活动所呈现之状态)时,以“未念、欲念、念、念已”种不同阶段之心的具体活动内容作为观察之对象。何以有此必要?智者自设问答云:“问曰:何谓为?答曰:揽而可别名为,心识之法既无形质,若不约此运(未念、欲念、念、念已)之念分别,则难可了知,若不可了知则不可观察。故须先以分别,若观分明了达此,即入一平等。”(注39)因心识之法无形质可稽,故须...

    邓克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4548416.html
  • 支那内学院院训释(2)

    度,前六自分,后增胜,方便增施,愿增精进,力增禅定,慧增般若。以有增进,方能广大威德,入佛法身,富乐庄严,不沉湎于尼夜摩性。是之谓地满行。  地竟行者,菩萨行圆满时,断一切习,觉一切,得一切智,几...毕竟义也。说毕竟义,尊极一乘,无别及二。是故乘急,戒亦可缓。能教是乘者,长宿于少年边,护禁于破戒边,出家于在家边,皆如婆罗事火,天奉帝释,恭敬礼拜,供养舍身。说口密般若,身密法身,意密解脱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2548507.html